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4-05 20:19:53编辑:起死回生网浏览(23)
CER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储备及为完成LRET需继续增加的大型清洁能源发电装机量合计超过6.2GW,按2018年光伏占比约70%的比例估算,2019~2020年需新增的光伏装机量合计约4.5GW,预计每年新增2~3GW。
对于自发自用比例偏低的项目,去申请补贴规模来保障收益率是可行的。――土地、电网是核心,消纳支撑是保障。
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仍要靠企业共同维持,而不能只依赖于政策的引导,也不能搞恶性竞争。而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或相关区域,在补贴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其分布式项目更适合通过增量配网、新能源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示范等方式开展无补贴项目,国家主管部门将通过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方式协助无补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实施――让更多的电量享受到自发自用的高收益,而不是保障不了自发自用消纳,用补贴来弥补全额上网部分的收益。非技术成本的影响随着产业成熟,组件、逆变器、电站设计等技术成本的影响已经很小了,不会出现谁比谁的采购价格低太多、谁比谁的发电效率高太多,因此项目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非技术成本――土地类型、平整度、租金等,屋顶租金,自发自用电费折扣,接网成本,相关税费要做无补贴项目,需要很好的非技术成本控制。在无补贴平价地面项目上,国家主管部门也要求有关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督促省级电网企业做好项目接网方案,或省级电网企业负责投资项目升压站之外的接网等全部配套电网工程。所以,超过百兆瓦规模的地面电站或小于3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更有利于做成无补贴项目。
因此,存在一定限电风险的地区,可以偏重于申报有补贴的规模,而资源条件优、消纳条件保障度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偏向无补贴平价地面项目。那么,对于光伏投资企业来说,两种模式如何并行开发?光伏?向多家光伏电站开发人员了解他们的开发策略和发展模式,总结了以下几个经验:――无补贴项目要两头、有补贴项目取中间。所以2018年整个板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
在爆发成长的行业中走出一批优秀的龙头公司,并诞生几只10倍以上的大牛股很正常。10倍光伏大牛何处寻?记者:纵观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各时段龙头企业基本上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因此,从整个大行业判断上来讲,2018年三季度应该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底部。而从几年前到现在,业内提高硅料硅片设备的效率、提高容积量或提高其它的一些指标,但没有说把这些设备全部干掉。
相对于还处于初创期的燃料电池,以及还在依赖补贴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已经开始逐步摆脱补贴了,政策对它的影响越来越小。不是每年10%或30%的增长,中间有的时间段可能是100%甚至百分之几百增长。
很多公司筹备或开始做再融资方案,这对整个估值体系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给予这个时期的板块推荐评级。这也是我为何把技术和工艺分开。硅料厂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国产替代,二是有能力、有技术、有工艺、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内及全球市占率。
因为,2019年终端需求不错,尤其是一线厂商。从估值来讲,2019年到2020年平价上网项目也开始出现,那时全球的成长性会开始凸显,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整个行业的估值可能也会出现比较明确的向上提升趋势。从历史上看,这两个环节的ROE和净利率也都不是特别高。而从现金流来分析,则可以看到未来成长性的到来。
2017年就是这个阶段,龙头公司没有再融资,需求完全超预期,净利率、周转率全部往上走,ROE和PB也是往上走,那时光伏板块有一波大行情。所以,2019年到2020年是从情景二到情景一的转变过程中,向最好的状态过渡。
2012年光伏行业很痛苦,行业见底,但后来一路走来,光伏一直没有让大家失望,包括2018年的531新政后,全年的装机量也比大家想象多。从供给端看,531政策对需求是个打击,但对供给侧是好事,提前淘汰了一批中小企业,让行业集中度更加提升。
2019年,政策规划多5GW少5GW完全不影响整个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因为这个行业是新兴产业,会发生非线性增长。而2019年龙头公司可能要配股,但配股的比例应该不是很高,所以我认为再融资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比较小。硅片环节因为涉及良品率,工艺的提升,效率的提升,包括高效的管理,都会使成本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从周期股向成长股转变记者:您认为,从ROE拆分分析光伏板块,可以看到周期波动的变化。现在来看,很多细分领域都有机会,后面我们会持续跟踪,现在就做定论十年后回看也不一定准,因为中间也有可能会出现变化。
记者:那以后会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技术,把现有的产业格局颠覆掉?苏晨:突然出现一个黑科技把现在所有产业链颠覆,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从多晶和单晶内部的技术来看,这两个环节更多是工艺提升,如金刚线切割单晶。
从细分子行业看,硅料、硅片属于工艺提升的环节,虽然硅片出现过较大技术转变,即多晶向单晶的转移。按照这个方法来投资,可以抛开很多跟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的扰动因素,分清影响行业的主次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基本上可以判断大的趋势性变化。
十年前全球的预测机构给的十年后的光伏装机量连现在的零头都不到。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弱记者:您怎么看待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三大变量政策、需求及技术?苏晨:首先,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弱化。
在去中心化过程中,全球需求是持续向上的健康状态。可实际上,光伏行业每年都在超预期发展,2018年全年的装机量也是超过市场想象。所以,现在的光伏股正在从周期向成长转变。为什么会这样?苏晨:是的,但这是以前的状况,也就是咱们刚刚讨论的PB和ROE的问题,这是周期性问题,因为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出现大幅波动,由此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对于内忧外患的2018年,2019年的需求是内外齐升,中国和海外都在出现向上的需求带动。接下来光伏行业投资者最需要去做的事情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跟踪优秀的公司并陪伴其成长。
在两个阶段叠加的过程中,有一些公司会慢慢走出来,首先成为国内的一线龙头,继而又成为全球的一线龙头。记者:那就是说,实际上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并没有结束?苏晨:我认为是光伏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刚刚开始。
如硅料,老硅料跟新硅料之间有后发优势且资金壁垒高,既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之前因为周期性波动,光伏创造的自由现金流不稳定,从5-10年周期看,创造的自由现金流很少甚至为负。
记者:近十年来,资本市场中诞生了三只10倍以上的光伏大牛股,分别在A股、港股和美股。现在行业慢慢向成长过渡,格局会越来越清晰和稳定,如第一梯队的硅料硅片及电池组件公司都开始进入稳定期。短期股价波动肯定会体现周期的影响,包括人心的变化,但中长期看周期影响会越来越小。从2018年开始,全球有十几个GW级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现。
这三只大牛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苏晨:无论在哪上市,背景都一样,即中国和全球光伏产业爆发期的到来,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成为老大。本周,《红周刊》对话兴业证券研究所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部总经理苏晨,以下是对话实录。
比如港股那只10倍股,当时在多晶硅料和多晶硅片的产业链上保持老大的地位,A股那只10倍股在单晶硅片领域的龙头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美股那只虽是后起之秀,但一直在整个产业链特别是电池组件方面做得比较优秀。记者:那周期的影响还有多大?苏晨:很难量化。
其次,海外需求正呈现两个态势,一是增速不低且越来越稳健。未来10倍光伏大牛股会持续不断地涌现,但需要投资者有耐心慢慢地陪伴成长
相关文章
- 民航飞行学院召开2017年机务工作会
- 牡丹江-烟台-杭州航线成功首航
- 今日起 9个台风新名正式启用
- 专家:发展低空经济要在应用中寻找产业突破口
- 2024年长三角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 危险品航空运输事件报告系统培训班在厦门举办
- 美航与南航启动战略合作,2亿美元入股南航
- “一抹茶香”的超级工厂——贵山“观茶”系列报道之江口篇
- 长沙机场进入双跑道时代,飞行区等级升为4F
- 辽宁省2024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
- 港龙航空香港飞杭州客机冒烟,返航香港降落
- 中国驻法国大使访问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
- 粽情相约迎端午 石榴花开一家亲
- 中国举办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实战化”科目成亮点
- 远古发现丨你好!5亿多年前的“海绵宝宝”
- 广州到长沙一天9趟列车直达